科室导航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悸等三十一则

发布时间:2024-08-14来源:编辑:浏览:

分享到:

患者姓名黄某某  性别男  年龄:63岁  职业:无

就诊日期2023.07.01

主诉:反复心悸,胸闷1年余。

现病史:诉1年多前开始出现心悸,心悸时一过性胸闷,无胸痛,无头晕,怕冷,夜间唇干,无口苦,乏力,昏沉,纳可,二便调,失眠,难入睡,易醒,醒后再难入睡,多梦,噩梦为主。舌质淡红,胖大,齿痕,中裂纹,苔薄白。曾心电图提示早搏。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脑血管疾病后遗症。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质淡红,胖大,齿痕,中裂纹,苔薄白。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心悸  西医诊断心悸待诊

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炙甘草汤加减

处方:炙甘草30g,红参10g,炙黄芪60g,桂枝10g,地黄15g,麦冬15g,火麻仁15g,大枣15g,阿胶珠2袋,7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体会:患者1年多前开始出现心悸,心悸时一过性胸闷,失眠,难入睡,易醒,醒后再难入睡,多梦,噩梦为主考虑心气不足心失所养。怕冷,乏力,昏沉,舌质淡红,胖大,齿痕,苔薄白是阳气亏虚,水湿内蕴所致,夜间唇干,中裂纹为阴虚。气血阴阳俱虚,使用炙甘草汤益气滋阴,通阳复脉,加上大剂量的炙黄芪来补气升阳,使气血生化有源。

导师批语:炙甘草汤,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主治 1﹒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2﹒虚劳肺症。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本方常用于心脏早搏,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等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在使用时我常常 易人参为红参以加强温补心阳之功。


 

 

患者姓名周某某     性别     年龄47岁     职业:无

就诊日期2023.07.05

主诉:反复胃脘胀15年,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15年前因饮食不当出现胃胀反酸,时轻时重,未行系统治疗,1周前胃胀加重,不欲饮食,口腔溃疡,遂来就诊。

刻诊:胃脘胀满不适,不欲饮食,口干口苦,反酸,口腔溃疡,大便偏烂,舌质暗,苔白腻浊,脉沉弦。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质暗,苔白腻浊,脉沉弦。

既往史:既往胃溃疡病史。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胃痞     西医诊断胃胀待查

调和肝脾,消痞除胀     半夏泻心汤加减

处方:法半夏20g,红参10g,干姜10g,黄芩15g,黄连15g,罗汉果5g,大枣15g,炙甘草10g,槟榔15g,陈皮15g,麦芽15g7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体会:胃脘胀满不适,不欲饮食,口干口苦,反酸,口腔溃疡,大便偏烂,舌质暗,苔白腻浊,脉沉弦。六经辨证为厥阴病,方用半夏泻心汤调和肝脾,消痞除胀,患者舌苔腻浊,使用槟榔、麦芽消食化积,促进肠胃运动,陈皮理气健脾化湿,运化中焦。

导师批语:半夏泻心汤由法半夏、黄芩、黄连、人参、干姜、大枣、炙甘草7味药组成。方中法半夏、干姜温中化痰,降逆止呕;黄芩、黄连苦寒燥湿;人参、大枣、炙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 根据医圣原意,泻心汤非泻心脏之火,而泻心下即脾胃之火,但仲景制方特点为寒温并用,攻补兼施,适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寒热错杂,上呕(反酸)下泻的寒热虚实错杂证之胃脘痛,痞满症状。本方用药特点为,辛开(半夏、干姜)苦降(黄芩、黄连),塞因塞用(人参、大枣、甘草)。槟榔可辛散湿邪,化痰破结,使邪气速溃,实为疏利之要药。

 

 

患者姓名 劳某某  性别 年龄 7岁2月   职业

就诊日期 2023.7.10

主诉:反复鼻塞3年

现病史:患儿3年前感冒后反复出现鼻塞流涕,遇寒受凉加重,夜间打呼噜,未行系统治疗,经人介绍来诊。

刻诊:鼻塞流清涕,鼻痒,睡眠时打呼噜,纳差,挑食,大便1-2天一次偏干,舌瘦小,舌淡红,苔白,脉沉细。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瘦小,舌淡红,苔白,脉沉细。

既往史:既往诊断为鼻窦炎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鼻鼽 西医诊断 鼻窦炎

    补脾益肺,通窍化饮     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

处方:黄芪20g,白术10g,防风10g,荆芥10g,炒僵蚕10g,苍耳子5g,细辛3g,辛夷5g,白芷10g,炙甘草5g,大枣10g,罗汉果3g,7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体会:患者反复鼻塞流涕3年,鼻塞流清涕,鼻痒,睡眠时打呼噜,纳差,挑食,大便1-2天一次偏干,舌瘦小,舌淡红,苔白,脉沉,总体辨证为太阳太阴合病。肺脾气虚。选方用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补脾益肺,通窍化饮。荆芥、防风、僵蚕增强祛风解表之效。炙甘草、大枣调补脾胃。

 

导师批语:现在各种鼻炎、鼻窦炎已经是常见病了,很多大人、小孩都有,严重的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临床治疗中针对肺脾气虚型的患者我往往采用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进行加减,玉屏风散固本,健脾益肺,苍耳子散治标,通鼻窍,止痛止痒,二者同用标本兼治。我在使用时往往加上少量的罗汉果,一是鼻炎郁久化热,用之可清热化痰,,二则可以润肠通便,保持上下通路的通畅,三是是可以改善药的口味。

 


 

患者姓名 陈某某   性别 年龄 53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3.7.19

主诉:失眠2年

现病史:患者2年出现失眠,在外服用安眠药(具体不详)治疗,服药期间症状好转,停药后复发,今为求中药治疗遂来就诊。

刻诊:失眠难入睡,易醒醒后难入睡,心慌,心烦,情绪低落,易受惊,恐惧感,紧张,胡思乱想,纳可,大便正常,舌暗,点刺,苔白腻,脉沉细。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暗,点刺,苔白腻,脉沉细。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失眠 西医诊断 非器质性失眠

    益气养心,化痰安神     高枕无忧散加减

处方:红参10g,龙齿30g,白术15g,炙甘草10g,朱茯神15g,酸枣仁10g,制远志10g,法半夏20g,陈皮15g,竹茹10g,珍珠母50g,7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体会:患者失眠,心慌,心烦,心神失养。易受惊,恐惧感,紧张,胡思乱想为心虚胆怯之证,舌暗,点刺,苔白腻,脉沉细痰湿瘀阻之象。整体辨证为心虚胆怯,痰湿瘀阻。选用了高枕无忧散安神定志,养心化痰。

导师批语:高枕无忧散载于明代医学家龚廷贤《寿世保元·不寐》篇 ,由温胆汤加人参、石膏、麦冬、酸枣仁、龙眼肉而成,主治心胆虚怯,昼夜不睡,百方无效者。是我临床治疗失眠使用频率最高的几首方之一,方中人参、麦冬、龙眼肉、竹茹、石膏益气养阴、清热除烦 ;陈皮、茯苓、半夏、甘草、生姜、枳实理气除痰 ;酸枣仁宁心安神 ,诸药合用 ,对于气阴两虚、痰热壅滞之失眠证颇为适宜。本方之妙在于石膏,可缓解失眠常见的烦燥不安。石膏为清热泻火之良品,用于失眠,医家大多虑其寒凉伤脾,实际上控制好石膏的用量完全不必担心。清代名医黄元御在《长沙药解》中指出:"石膏清心肺,治烦躁。"古人在《圣惠方》中用石膏配粳米、葱白治疗痫证,表明石膏有镇静安神作用。综合全方,扶正祛邪兼顾,益气而不滞,养阴而不壅,祛痰而不燥,对于长期失眠少阳枢机不利,津气失调,心虚胆怯者用之,每获良效,谓其"高枕无忧"实非过誉也。

 

 

 

患者姓名 宋某某   性别 年龄 43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3.7.22

主诉:失眠半年

现病史:患者半年出现失眠,在外服用中药治疗,症状时轻时重,经人介绍来诊。刻诊:失眠难入睡,易醒醒后难入睡,头晕昏沉,心烦,身体困重,咽部有痰,咯痰色黄质黏,纳可,大便每日一次黏腻,舌淡润,苔白腻浊,脉沉滑。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淡润,苔白腻浊,脉沉滑。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失眠 西医诊断 非器质性失眠

    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温胆汤加减

处方:法半夏20g,朱茯神15g,竹茹10g,炒酸枣仁15g,枳实15g,陈皮10g,鸡骨草30g,炙甘草10g,7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体会:患者失眠,心慌,心烦,身体困重,咽部有痰,咯痰色黄质黏,纳可,大便每日一次黏腻均属痰热扰神之证。治宜清热化痰安神,故选方为温胆汤,易茯苓为朱茯神加强养心安神之效,加入酸枣仁安神。鸡骨草清肝胆湿热,化痰湿

导师批语:《景岳全书》载:“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寐者多矣。”脾为生痰之源,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随之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过食肥甘厚味,而导致脾失健运,则水湿停聚,酿湿生痰,痰郁化火或郁火炼液为痰,痰火蒙心扰神,心神不安则见心烦失眠。温胆汤具有化痰清热和清肝利胆、除虚烦、定惊悸之功,主治痰火上成,虚烦不眠,惊悸,口苦呕涎及气郁生痰化热,痰热交蒸,上扰神明所致疾病。同时因为导致失眠的因素很多,除药物治疗外,还应与心理、行为、认知等非药物疗法相配合,身心同治来提高疗效。

 


患者姓名 宋某某 性别 年龄 36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3.7.26

主诉:左侧肢体无力1月

现病史:患者1月前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到当地医院住院检查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塞,经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今为求中药治疗遂来就诊。

刻诊:左侧肢体无力,说话不清,口角流涎,头晕头痛,口干口苦,神疲乏力,纳差,大便正常,舌红,水滑舌,边有齿痕,苔中腻,脉沉细。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暗,点刺,苔白腻,脉沉细。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中风 西医诊断 右侧基底节区脑梗塞

    补气,活血,通络     补阳还五汤加减

处方:黄芪60g,五指毛桃60g,法半夏15g,陈皮15g,茯苓15g,丹参30g,赤芍15g,地龙10g,桃仁10g,红花5g,当归15g,川芎15g,7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体会:患者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属于中医中风范畴,肢体无力,说话不清,口角流涎,神疲乏力,纳差,边有齿痕,脉沉细等都是气虚的表现,故我们选择使用补阳还五汤来进行治疗。舌苔厚腻,头晕昏沉有痰湿的表现,加上了半夏、陈皮理气健脾化痰,有二陈汤的含义在其中。还加入了30克的丹参来增强活血化瘀之功。

导师批语:补阳还五汤来源于王清任《医林改错》,原方生黄芪四两,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去土一钱,川芎一钱,桃仁一钱,红花一钱,水煎服。用于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

使用补阳还五汤需要注意两点:一重辨气虚血瘀之证。二取效关键在于药量。重用黄芪60~120克,甚至120克以上,其它药量也可略为增加,但决不能轻重倒置。在使用这首方时我的经验往往会加上丹参、五指毛桃来经治疗。丹参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降血脂、抗氧化、抗炎镇痛以及保护心脑血管,配合补阳还五汤发挥更强的功效。五指毛桃功用健脾补肺、行气利湿、舒筋活络,既能健脾补肺调整气血生化之源,又可以行气通络,和补阳还五汤配伍相得益彰,且使用五指毛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剂量,量小则收效缓慢,且本药属于药食同源,可以放心大胆使用。


患者姓名 黄某某 性别 年龄 41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3.7.31

主诉:全身皮疹瘙痒1月

现病史:患者1月前出现全身皮疹,瘙痒不适,在外口服、外用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今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就诊。

刻诊: 发作时可见全身游走性呈块状分布皮疹,颜色红,略高于皮肤,瘙痒不适,抓溃后有透明分泌物,鼻塞流涕,咽部有痰色黄质黏,头晕昏沉,纳可,大便偏稀,舌淡,水滑舌,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淡,水滑舌,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隐疹 西医诊断 慢性荨麻疹

    解表散邪,清热除湿     麻黄连翘赤小豆加减

处方:麻黄10g,苦杏仁10g,连翘15g,桑白皮15g,白鲜皮15g,赤小豆50g,生姜10g,大枣15g,炙甘草10g、五指毛桃60g,3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体会:患者全身游走性皮疹,瘙痒不适,抓溃后有透明分泌物、咽部有痰、头晕昏沉,大便稀、舌淡,水滑舌,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是太阴水湿的表现,鼻塞流涕有太阳表不解。咽部有黄痰是阳明。六经辨证为太阴阳明太阴。选用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方中使用了大剂量的赤小豆来增强疗效,赤小豆健脾利湿、散血解毒,五指毛桃健脾行气利湿,白鲜皮苦寒清热利湿止痒。

导师批语:《伤寒论》第262条曰:“伤寒,热瘀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麻黄(去节)二两,连翘二两,杏仁(去皮尖),四十个,赤小豆一升,大枣(擘)十二枚,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切)二两,甘草(炙)二两。方解:麻黄、杏仁、生姜意在辛温宣发,解表散邪;连翘、梓白皮(现多用桑白皮代替)、赤小豆旨在苦寒清热解毒;甘草、大枣甘平和中,其药物组合成为共奏辛温解表散邪,解 热祛湿之效。五指毛桃是我补气血去水湿喜欢用的一味药,具有健脾补肺、行气利湿的功效,且使用五指毛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剂量,量小则收效缓慢,且本药属于药食同源,可以放心大胆使用。赤小豆健脾利湿、散血解毒,亦属于药食同源的药物。



患者姓名 张某某    性别 年龄 55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3.8.02

主诉:动后心悸半年余

现病史:半年前无明显原因心悸,活动后加重,未治疗

刻下:动则心悸,易紧张,紧张时心悸加重,口干口苦,怕冷,手脚出冷汗,二便正常。舌淡苔薄白,中有裂痕。脉细数。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淡苔薄白,中有裂痕。脉细数。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心悸 西医诊断 心悸待诊

    疏肝养心,温阳利水     麻黄连翘赤小豆加减

处方:蒸附片 15g (先煮1小时),干姜 15g,炙甘草 15g,酒萸肉 30g,党参 20g,煅龙骨 45g,煅牡蛎 45g,桂枝 30g,茯苓 30g,白术 20g,枳壳 15g,北柴胡 15g,炒白芍 15g,3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体会:患者以心悸为主症,易紧张,紧张时心悸加重,口干口苦辩证为少阳证,动则心悸,怕冷,手脚出冷汗太阴,舌淡苔薄白,中有裂痕,脉细数阴虚津液不足。选用了四逆散和小破格救心汤加减来治疗。四逆散治疗患者情绪(少阳)的问题,小破格救心汤治疗患者心悸、汗出(太阴)的问题。加入了桂枝温心阳,有桂枝甘草汤和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的含义。加入了茯苓、白术健脾利水湿,条畅中焦,有苓桂术甘汤和四君子汤的含义。

导师批语:桂枝解表,降冲逆,除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温阳,通阳,强心药。气味辛温,有引阳出阴之能。由内而外,分布四旁,仍由皮毛而肌肉而经络而腑而脏,实通达内外之能使也。能引气机由土而木,由木而心肺,仍降于土,为助五行之运化,交流于五脏六腑。能拨动太阳,透达少阴,使里面通达,气机可得。能拨通太阳、阳明开合之机,扶助内外交通之意。能开启太阳,上达予天,使上下相照,日月得明矣。能引少阴之气与太阳相接,使太阳由水而土,由土而木,由木而火,随脾之运化交达于上下内外。能化阴为阳,拨开云雾。能纳太阳之气,通达于四末,使手足与心脑相合。能起少阴之气,与太阳相合,使阴阳协和。




患者姓名 王某某  性别 年龄 14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3.8.14

主诉:失眠2月,加重1月。

现病史:患者于2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失眠,难入睡,易醒,醒后难入睡,夜晚仅能入睡2-3小时,未曾治疗,遂来诊。

刻下:头晕,易汗出,口苦,上楼梯乏力,心烦,胃胀,胃痛,纳少,易饥,大便稀,一日一次,舌质淡暗,苔稍白腻,脉沉细。月经量少。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质淡暗,苔稍白腻,脉沉细。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失眠 西医诊断 失眠待诊

    清上温下,养心安神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

处方:北柴胡 24g,桂枝 15g,干姜 10g,黄芩片 12g,天花粉 12g,龙骨 60g 先煮,茯苓 45g,牡蛎 60g 先煮,炙甘草 10g,当归 12g,白术 20g,盐泽泻 15g,白芍 15g,制川芎 10g,朱茯神 20g,7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体会:患者主症是头晕,口苦、心烦、纳差是少阳证的表现,大便稀,苔白腻,脉沉细为太阴的表现。月经量少有血虚。汗出可以看做太阳表不解。故辨证为太阳少阳太阴夹有血虚水饮。选方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这里加上了朱茯神养心安神。

 

导师批语:茯苓镇静祛痰涤饮,非大量难见利尿功能,在《伤寒论》《金匮要略》被纳入三十余首处方,后世则推为安神定志药。取其疗湿痹身痛、头眩眼累、肌肉动,常施治恐惧易惊、心悸不宁,对百合、脏躁诸病置于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内,亦有较好的作用。实践观察,30~60克收获最佳,我有时常用75克虽然起效缓慢,药力发挥持续时间绵长。调理精神疾患癔病,以之为君,不只平妥,且富特殊疗能。 

 


患者姓名 李某某 性别 年龄 31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3.8.16

主诉:反复咳嗽1年。

现病史:患者自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曾至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我院门就诊,具体诊疗过程不详,未见好转,现为进一步治疗,遂来诊,

刻诊:咳嗽,打喷嚏后尤甚,声音嘶哑,无咽痒,口淡,偶有怕风怕冷,纳寐可,二便调。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多年,具体不详,规律服用降压药调节。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咳嗽 西医诊断 咳嗽待诊

    解表化饮,止咳化痰     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处方:一诊:桂枝 10g,燀苦杏仁 6g,炒白芍 10g,干姜 6g,细辛 6g,五味子 10g,姜半夏 6g,炙甘草 10g,紫苏子 10g,炒莱菔子 10g,炒芥子 10g,紫菀 10g,款冬花 10g,木蝴蝶 10g,黄芩片 10g:,3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2023.08.21二诊:上症明显减轻,已无咳嗽及声音嘶哑,偶打喷嚏,舌质淡红,苔腻黄。既往时有头晕,下肢刺痛。

桂枝 10g,燀苦杏仁 6g,炒白芍 10g,干姜 6g,细辛 6g,五味子 10g,姜半夏 6g,炙甘草 10g,木蝴蝶 10g,黄芩片 10g,龙骨 30g,牡蛎 30g,朱茯神 20g,茯苓 45g,白术 30g:中药5付,每天一剂,煎药机煎药,口服

体会:患者咳嗽,怕风为太阳表证不解,口淡、怕冷、舌红,苔白腻。脉弦滑为太阴水饮夹有痰湿的表现。选方为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小青龙汤解表化饮,三子养亲汤化痰止咳。加入了紫菀、款冬花止咳化痰,木蝴蝶清肺利咽,舌后有热使用黄芩来清热。二诊时患者诉头晕,加白术茯苓健脾化湿,有苓桂术甘汤的含义。

导师批语:在使用小青龙汤或者其他麻黄类方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患者的津液情况,津液亏虚的情况下是不能够发汗的,患者年龄偏大,舌又红,考虑可能会有津液不足的表现。所以在使用小青龙的时候去掉了麻黄,改成了杏仁来宣肺止咳,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小剂量的炙麻黄来宣肺理气止咳。


患者姓名 梁某某 性别 年龄 16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3.8.21

病史记录(问诊、查体、辅助检查等):

主诉:缄默少语1年,肌肉酸痛伴乏力5天

现病史:患者家属代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缄默少语,问之能应,神清呆滞,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无认知力、理解力下降,日常生活可自理,纳差,嗜睡,起病后未予重视及处理,症状未见明显好转。5天前劳累后出现肌肉酸痛,乏力,无恶寒发热、无胸闷心慌等不适,休息后未见明显缓解。现求中西医结合系统诊治,遂至我院就诊。

刻诊:缄默少语,问之能应,神清呆滞,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无认知力、理解力下降,肌肉酸痛,以双下肢为主,乏力,无恶寒发热,无胸闷心慌等不适,纳差,嗜睡,二便调。舌红少苔,舌尖红,苔白腻。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红少苔,舌尖红,苔白腻。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郁证 西医诊断 抑郁待诊

    养心温阳、疏肝解郁     三四汤加减

处方:黑顺片15 干姜15 炙甘草15 茯苓30 白术20 人参30 柴胡15 枳壳15 白芍15 山药30 薏苡仁30 五味子15,7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体会:缄默少语,问之能应,神清呆滞,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理解力下降主要是情志方面的问题考虑为肝气郁结,属于阴证。肌肉酸痛、乏力主要考虑水湿或者脾虚的问题。纳差,嗜睡认为是阳气不足,水湿过重的表现。故选择了三四汤来进行治疗,同时由于患者嗜睡故没有使用龙骨牡蛎磁石等重镇安神的药物。

导师批语:“三四汤”是由四逆汤、四君子汤、四逆散组成。四逆汤具有温中、回阳、救逆的功效。李可老中医认为神志病的患者,都具有阳气虚,阳气不足的特点,运用四逆汤治疗神志病收效满意。四君子汤有补气,健脾胃,的功效。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气血生化不足,则见气短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等症。四逆散是一张疏肝理气、解郁通阳的有效方剂。四逆汤、四君子汤合用,意在顾护先天、后天两本,四逆散疏肝解郁,调畅气机。在使用时会加上生三石龙骨、牡蛎、磁石,这三位药除了重镇安神之效外,还可以引阳气潜降,引阳入阴。


患者姓名 苏某某 性别 年龄 49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3.8.26

主诉:腹泻伴乏力8个月。

现病史:患者诉自8个月前感染新冠后出现腹泻,乏力,体重下降10斤,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诊。

刻诊:皮肤粗糙,肩背酸痛,晨起口苦,乏力,无腹胀腹痛,便稀,1-2日一次,舌质淡润,苔稍白腻,脉沉细关稍弦。

既往史:2型糖尿病。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质淡润,苔稍白腻,脉沉细关稍弦。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腹泻 西医诊断 腹泻待查

    益气温阳,健脾止泻     四逆汤加减

处方:蒸附片 15g 先煮1小时,干姜 15g,炙甘草 15g,党参 20g,麸炒苍术 30g,黄芪 30g,防己 15g,升麻 3g,北柴胡 3g,仙鹤草 90g,五指毛桃 50g:中药7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体会:患者腹泻8月余,便稀,脉沉细为脾肾阳虚不能固涩所致,乏力有气虚,舌淡润水湿比较重。选用了四逆汤来大补脾肾阳气,升陷汤、仙鹤草来补元气,党参、苍术、炙甘草、黄芪、五指毛桃补气健脾,运化水湿,调节脾胃运化功能。

 

导师批语:四逆汤,中医方剂名。为温里剂,具有回阳救逆之功效。主治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急性胃肠炎吐泻失水,以及急性病大汗出而见虚脱者。临床常用于治疗心衰、心肌梗死、急性胃肠炎吐泻过多,或因误汗、过汗所致的休克等属阴虚阳衰者。同时我们在使用白术、苍术时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如果患者大便次数多、大便稀的时候我们使用的是大剂量的苍术来燥湿止泻。如果患者大便数日一行偏干,且患者无明显的腹部不适症状时我们要使用大剂量的白术来通便,白术的剂量可以用到120g以上。患者气虚、乏力比较明显的时候,要使用大剂量的仙鹤草来补虚强壮,我常用的剂量是60-120克。

 


患者姓名 某某 性别 年龄 59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3.09.06

主诉:发热1天。

现病史:昨晚发热,最高体温39.9℃,口服小柴胡颗粒后,体温降38.8℃。

刻诊:发热,鼻塞,流清涕,稍咽痒,无咳嗽,有汗,口干,无口苦,纳差,无关节痛,舌胖大,齿痕,中裂纹,苔厚腻,脉弦滑。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胖大,齿痕,中裂纹,苔厚腻,脉弦滑。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发热 西医诊断 发热待查

    清热解表     小青龙加石膏汤加减

处方:桂枝 10g,燀苦杏仁 10g,炒白芍 10g,干姜 6g,细辛 3g,五味子 6g,姜半夏 15g,茯苓 30g,白术 20g,生石膏 90g 先煮:中药2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体会:患者鼻塞、流清涕、咽痒,有汗辨证为太阳表证。发热,口干是传入阳明的表现。舌胖大,齿痕,中裂纹,苔厚腻,脉弦滑有水饮。故选方为小青龙加石膏汤。患者有汗出,故易麻黄为杏仁,宣通肺气。加入石膏来清阳明之热,白术茯苓固护中焦防止损伤脾胃,健脾开胃,同时还能够清利水湿。

 

导师批语:很多医家传统认为石膏性味大辛大寒,但是我们在临床运用中发现石膏不是大寒之药只是微寒,所以不用纠结石膏会不会伤阳气。加上石膏之寒不具有收引之性,而具有辛透之性,所以这些寒性不会留在肺里,会因其本来的辛透之性将其全部带跑出去。石膏要想取得很好的退热效果,用量一定要大,我用石膏一般根据患者体温来判断,38/38.5℃用45到90克、38.5/39.5℃用90到120、39.5℃以上用120到150克。但是需要注意石膏退热遂快,但难以持久,我们在退热时一定要让患者频频煎服,一般初次服药后,如果患者体温没有恢复到正常范围,那就继续1-2小时服用一次,直到体温正常。同时多次送服可以免除病家的疑惑和恐惧,他们既然怕药物太大剂量,又想治好病,那就不如先投石问问路,如果药中病所,病人就还想继续喝下去。而且这多次徐徐进服,每次血药浓度不会太高,可以使药力集中在上焦、中焦,而不至于一下子寒凉下走,导致滑泻。

 


患者姓名 陆某某 性别 年龄 49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3.09.09

主诉:头晕、心悸3年。

现病史:头晕,偶有发黑蒙,在浦北某医院诊疗(具体未知),未见明显好转,遂来诊。

刻诊:头晕,心悸,乏力,咳嗽,口干口苦,喜热饮,眠差,夜眠2小时,无鼻塞流涕,既往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两侧红,苔白腻,脉芤。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头晕、心悸 西医诊断 头晕、心悸待查

    益气温阳,宁心安神     四逆汤合桂枝甘草汤加减

处方:蒸附片 15g 先煮1小时,干姜 15g,炙甘草 30g,茯苓 45g,白术 20g,盐泽泻 50g,桂枝 15g,龙骨 30g,牡蛎 30g,珍珠母 50g,陈皮 15g:,7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体会:患者头晕,心悸,乏力,咳嗽,口干口苦,喜热饮,眠差,夜眠2小时,无鼻塞流涕,舌两侧红,苔白腻,脉芤。根据患者病情六经辨证为少阳太阴合病夹有水饮痰湿,选方为四逆汤合桂枝甘草汤加减。加入了茯苓白术健脾化湿,有苓桂枝甘汤的含义。龙骨、牡蛎、珍珠母重镇安神,且在方中配伍还有温潜阳气之功效。

 

 

导师批语:四逆汤体现了以火生土,以土伏火的含义,附子、干姜、炙甘草三者比例不同的时候是有不同的功效的,附子干姜的量大于炙甘草,是为了让附子干姜温阳的作用发挥的更快,就像是我们炒菜的时候需要使用大火一样。如果附子干姜的量小于炙甘草,则时希望附子干姜的温阳之力变得小而持久,就像是以前烧火的时候用土把火盖住是为了让火的热量维持得更久。

 

 

 

 

患者姓名 苏某某   性别 年龄 26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3.09.12

主诉:面部痤疮10年

 现病史:10年开始长面部痤疮,在外治疗时好时坏,经人介绍来诊。

刻下:面部痤疮,月经量少,无血块,无痛经,无口干口苦,睡眠正常,二便调。查体:生命证平稳,舌质红苔薄腻,脉沉细。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面疮 西医诊断 痤疮

    清热除湿,益气养血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

处方:北柴胡 24g,桂枝 15g,干姜 10g,黄芩片 12g,天花粉 12g,茯苓 30g,白术 15g,牡蛎 15g,炙甘草 10g,当归 15g,盐泽泻 12g:,7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体会:患者面部痤疮可以看做是太阳表不解,月经量少有血虚的表现,舌质红苔薄腻,脉沉细辨证为太阴夹有湿热。选择了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进行治疗。加入了茯苓白术健脾祛湿,当归养血活血,泽泻祛浊阴而不伤正气。

 

 

导师批语: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热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柴胡桂枝干姜汤的适应证:治疟多寒,微有热,或但寒不热、往来寒热、心烦等,更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有桂枝可降冲逆,有花粉、生牡蛎可滋津、敛津止消渴,用干姜温下寒、黄芩清上热,是治疗厥阴病典型的方药,而临床用其治疗厥阴病常能取效。本方为半表半里虚寒,上热下寒,冲逆明显,与乌梅丸一样时治疗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厥阴病的方子,我们在临床应用时一定要抓住他的本质来应用。

 

 


患者姓名 某某 性别 年龄 32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3.09.16

主诉:发热1天

现病史:患者昨日发热,最高约39.0℃,伴有头痛,自行服用布洛芬后汗出热退,今晨仍有发热,遂来就诊。

刻诊:发热,体温约38.6℃,咽痛,火辣感,晨起打喷嚏,鼻、眼睛痒,纳差,大便每日一次黏腻,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尖红,舌暗,苔白腻浊,脉沉细。

二诊:上症,发热、头痛、咽痛已,咳嗽,鼻塞,纳可,大便每日一次黏腻,舌尖红,舌暗,苔白腻浊。

北柴胡 24g,黄芩片 10g,赤芍 10g,草果 10g,槟榔 10g,姜厚朴 10g,燀苦杏仁 10g,豆蔻 6g,薏苡仁 30g,滑石粉 15g,蝉蜕 6g,炒僵蚕 6g,姜半夏 10g,淡竹叶 10g,陈皮 10g:中药3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发热 西医诊断 发热待查

    开膜达原,清热除湿     柴胡达原饮合三仁汤、升降散加减

处方:北柴胡 24g,黄芩片 10g,赤芍 10g,草果 10g,槟榔 10g,姜厚朴 10g,燀苦杏仁 10g,豆蔻 6g,薏苡仁 30g,滑石粉 15g,蝉蜕 6g,炒僵蚕 6g,姜半夏 10g,淡竹叶 10g,生石膏 45g: 2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体会:根据患者病情辨证为温病,湿热弥漫于三焦,选择了柴胡达原饮、三仁汤以及升降散的一个合方,加入了半夏祛痰湿,增强温燥之力。淡竹叶清热除烦,使湿热从小便而解。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导师批语:患者反复发热,经过服用退烧药,发汗,汗出,热不退,考虑此为温病,邪需要从二便而解,咽痛、大便黏腻、舌尖红、苔白腻浊,进一步证实了患者为湿热弥漫于三焦。临床选方的时候,考虑了蛮长的时间,用了三仁汤,达原饮,升降散,这三首方,都是我临床中治疗温病常用方,现在用起来也是越来越灵活了,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患者姓名 骆某某  性别 年龄 50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3.10.07

主诉:心烦,焦虑2年,加重1个月。

现病史: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烦、焦虑,睡眠差,近1个月来心烦,焦虑加重,口苦明显,无口干,不愿与周围人沟通,闷闷不乐,喜独处,服用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今来诊。

刻诊:心烦,焦虑,面疮,口苦明显,无口干,不愿与周围人沟通,闷闷不乐,喜独处,白天乏力、困倦,手抖,纳差,胸闷,二便平,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郁证 西医诊断 焦虑抑郁待查

    益气温阳,调和营卫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

处方:柴胡30g,黄芩15g,桂枝20g,天花粉12g,干姜10g,煅龙骨煅45g,牡蛎45g,当归15g,川芎10g,茯苓75,白术30,泽泻20g,白芍15g,浮小麦90g,大枣20g,薄荷10g,合欢花15g,炙甘草10g。5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体会:患者心烦焦虑,口苦,有情绪的异常,可辨证为少阳证,喜欢独处,困倦乏力,纳差,舌质暗辨证为太阴病,阳气亏虚。上热下寒,选方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入了当归芍药散,大剂量的浮小麦可以养心除烦,用到了甘麦大枣汤。薄荷清热散结,治疗面疮,同时于前药配伍有逍遥撒的含义。合欢花养肝安神。

 

导师批语: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临床应用一般着眼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病人要有口干口苦。二是看病人下腹部以及下肢有无喜暖畏寒(凉),有没有大便的异常,如果两者均有的话,那么就有很大的机会可以使用他了。

 


患者姓名 王某某   性别 年龄 59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3.10.07

主诉:盗汗1年。

刻诊:盗汗,夜尿频,晨起口干,无口苦,怕冷,右膝关节疼痛,纳可,大便正常。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红,苔白,脉沉细。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汗症 西医诊断 多汗

    益气温阳,调和营卫     四逆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处方:蒸附片 15g 先煮1小时,干姜 10g,炙甘草 15g,桂枝 15g,白芍 15g,大枣 10g,茯苓 20g,白术 15g,龙骨 30g,牡蛎 30g:中药3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7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体会:患者盗汗,夜尿频为主症,怕冷,舌红,苔白,脉沉细辨证为太阴证,选方为四逆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四逆汤温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营卫,收敛固涩。加入了茯苓、白术健脾,调整气血生化之源。

 

 

导师批语:传统认为盗汗是责之余阴虚,但是伤寒论中认为盗汗不仅仅时阴虚所引起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本方用于治疗癔病、失眠、遗精或滑精、不孕症、先兆流产、久泻、更年期综合征、盗汗、小儿支气管炎等属上述证机者。

 


患者姓名 黄某某  性别 年龄 7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3.10.14

主诉:腹痛5天

诊:腹痛,无腹胀,进食肉食、水果后加剧,腰胀,口干喜喝热水,大便不成形次数增多,经常出现口腔溃疡,舌淡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

查体:生命证平稳,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腹痛 西医诊断 腹痛待查

    清热利湿,温阳散寒     加减

处方:蒸附片 15g 先煮1小时,炮姜 15g,炒白芍 30g,茯苓 45g,白术 30g,葛根 30g,黄连片 6g,黄芩片 10g,小茴香 10g:中药3付,每天一剂,煎药机煎药,口服

体会:患者腹痛,进食肉类、水果后症状加重,口干喜喝热水,大便不成形次数增多,经常出现口腔溃疡,舌淡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说明患者上热下寒,寒热错杂,治疗时要清热温下,选方为附子理中丸合葛根芩连汤。

 

 

导师批语:患者当下的症状表现为一派中焦虚寒的症状,我们要注意到此类患者身体中枢不能转运,因容易出现上热的情况,追问患者果然有易口腔溃疡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不是只是去温中焦,一定要清湿热,不然湿热不除患者仍会有腹痛。

 


患者姓名 张某某  性别 年龄 60岁  职业  工人

就诊日期 2023.11.04

主诉:咳嗽7天

现病史:7天前出现咳嗽,在外服用药物后症状稍好转,遂来我院就诊。鼻窦炎病史,腺样体手术史

刻诊:咳嗽有痰,清嗓子,无咽痛,无咽痒,鼻塞流涕,无口干口苦,纳可,大便可,睡眠差。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淡润,苔白,脉沉细。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咳嗽 西医诊断 咳嗽

    解表化饮     小青龙汤加减

处方:桂枝 6g,燀苦杏仁 3g,炒白芍 3g,干姜 3g,细辛 3g,五味子 6g,姜半夏 3g,炙甘草 3g,紫苏子 3g,炒莱菔子 3g,炒芥子 3g,紫菀 3g,款冬花 3g,麻黄 3g:中药4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体会:患者没有其他的特别的症状,咳嗽有痰,鼻塞流涕,说明患者有表证,舌淡润,苔白腻,有水饮痰湿。外邪里饮,很容易就想到了小青龙汤,患者痰比较多,加入了三子养亲汤化痰湿,紫菀、冬花润肺化痰止咳。

导师批语:小青龙汤是治疗外邪里饮的首选方,在临床上往往有很多使用的机会,但是有麻黄、细辛,很多人就害怕、不敢使用它,所以有时候临床效果不佳。

 


患者姓名 罗某某 性别 年龄 29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3.11.22

主诉:心慌心悸半年

现病史:半年前感染新冠后出现心慌心悸无力,胸闷等症状,未行系统治疗,经人介绍来诊。

刻诊:心慌心悸无力,自觉心率不快,胸闷,气喘,无怕风怕冷,嘴唇干,出汗多,月经不调,2月一行,大便1-2日一次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淡润,瘦小舌,苔白,水滑,脉沉细弱。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心悸 西医诊断 心悸待查

    温补心阳,益气固脱     桂枝甘草汤加减

处方:桂枝 30g,炙甘草 15g,茯苓 90g,煅龙骨 45g,煅牡蛎 45g,黄芪 30g,党参 20g,升麻 3g,北柴胡 3g,仙鹤草 75g,酒萸肉 30g:中药3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体会:患者因感染新冠后出现心慌心悸,胸闷等症状,新冠病毒是很厉害的,他直接攻击人体正气、抵抗力,所以有很多的后遗症。患者心慌心悸,胸闷气喘,脉沉细弱考虑心阳不振,乏力气喘有气虚的表现,月经2月一行有血虚,出汗多有津液、正气的亡失。舌淡润、水滑、痰白有水饮。选择了桂枝甘草汤加减,加了龙骨牡蛎、升陷汤、仙鹤草、酒萸肉。

 

导师批语:《伤寒论》第64条:发汗过多,其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第118条:火逆,烧针汗之,因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看到心悸心慌我们首先就应该想到这条,然后再根据其他症状、舌脉象具体分析。山茱萸收敛正气、不敛邪气,固脱有良效。张锡纯的来复汤、李可老的破格救心汤都用到了此药。


 

患者姓名 黎某某  性别 年龄 27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3.11.23

刻诊:尿频,夜间2-3小时一次,怕冷,咽干,夜间鼻塞流涕,咳嗽,口干无口苦,晨起乏力,大便每日1-2次。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淡,苔白腻,舌中花剥,脉沉细数。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尿频 西医诊断 尿频待查

    分捎水气,疏泄热邪     猪苓汤加减

处方:猪苓 30g,茯苓 30g,盐泽泻 24g,滑石粉 20g,阿胶 6g 烊化:中药5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体会:看到小便不利,首先就想到了五苓散、猪苓汤、缩泉丸。此案患者尿频,但是有口干咽干的热证,然后舌苔花剥,说明有津液的亏虚,有小便不利,有热有津液亏虚,那么就是猪苓汤了。

 

导师批语:尿频也是属于小便不利的一种,往往尿频会从肾阳不足、膀胱虚寒等方面去论治,但是伤寒论里面告诉了尿频也可以是有热,猪苓汤是治疗阴虚水热互结的一个方。


 

患者姓名 黄某某  性别 年龄 49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3.11.25

主诉:头晕10年,复发3天

现病史:10年前出现头晕,自觉走路不稳,后症状好转,3天前晨起体位变化时出现头晕,恶心欲吐,

刻诊: 头晕昏沉,恶心欲呕,发作时出汗,无视物旋转,无耳鸣,无鼻塞流涕,纳可,大便调,睡眠可,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淡润,水滑,苔白,脉沉细。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头晕 西医诊断 头晕待查

    温阳化饮     苓桂术甘汤加减

处方:茯苓 75g,桂枝 15g,白术 20g,盐泽泻 50g,炙甘草 10g,龙骨 30g,牡蛎 30g:中药5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体会: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临床可辨的症状不多,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舌淡润,水滑,苔白,脉沉细,考虑水饮冲逆,上犯清窍则头晕,上泛胃肠则恶心呕吐,因此选择了苓桂术甘汤来温阳化饮,加入龙骨牡蛎重镇降逆。加入泽泻有泽泻汤的含义。

 

 

导师批语:苓桂术甘汤是治疗中阳不足痰湿阻滞、水饮上冲的主方。泽泻汤出自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文: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这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头晕、眩晕。


患者姓名 苏某某 性别 年龄 51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3.11.29

主诉:头晕反复5年。、

现病史:5年前反复头晕,持续时间不定。4天前头晕发作,颈部活动时加重,无旋转,无呕吐,既往有脑梗右侧偏瘫20余年,高血压,血糖高。

刻诊:现头晕,颈部活动时加重,无乏力,无旋转,无口干口苦、呕吐,纳可,易醒,醒后不易入睡。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质淡边红,苔黄厚腻浊,水滑,脉沉滑。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头晕 西医诊断 脑梗塞后遗症

    升清降浊,化痰除湿     苓桂术甘汤和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处方:枳壳 15g,竹茹 10g,陈皮 10g,姜半夏 30g,薏苡仁 60g,白术 20g,茯苓 75g,盐泽泻 50g,桂枝 15g,黄芪 30g,葛根 30g,天麻 30g:中药7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体会:患者主症就一个头晕,颈部活动时加重,这种要考虑有实证。再看患者的舌象,舌质淡有气血的不足,苔黄厚腻浊说明有痰湿,水滑舌有水湿。沉滑脉也证明了上面的判断。因此选择了苓桂术甘汤、半夏白术天麻汤、泽泻汤合温胆汤的一个合方来治疗。

 

导师批语:现代人体质下降,头晕的患者有很多,我们在临床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颈椎病、脑梗塞、后循环取血?,但是在门诊中很多患者也不愿意去做这个检查,因此一定要加强自身的认知,防止不能及时判断,引起不良的后果。


患者姓名 刘某某  性别 年龄 32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3.12.09

主诉:咳嗽10月

现病史:10月前因新冠后出现反复咳嗽,在当地治疗无明显好转,经人介绍来诊。

刻诊:咳嗽有痰,气喘痰鸣,无咽痒咽痛,无鼻塞,流清涕,手脚凉,夜间头汗多,纳差,大便每日2-3次偏稀。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淡红,水滑,苔白腻,脉沉细。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咳嗽 西医诊断 咳嗽待查

    解表化饮,降气化痰     射干麻黄汤加减

处方:射干 15g,蜜麻黄 10g,细辛 6g,五味子 10g,姜半夏 30g,炙甘草 10g,茯苓 30g,燀苦杏仁 10g,姜厚朴 15g,紫菀 15g,款冬花 15g:中药7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体会:患者咳嗽、气喘痰鸣,流清涕,手脚凉,出汗多,纳差,有外感症状,有痰、有寒,是属于外邪里饮,阳虚亏虚。外邪里饮的三首方是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我们根据患者痰鸣这一症状为抓手,选择了射干麻黄汤来治疗。

导师批语: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三者方药组成、治法思路等高度相似,故称之为外邪里饮三方。上述三方都属于太阳太阴合病的外邪里饮证,治法都是解表兼以祛饮。但是三者的侧重点、主治有有所区别,在临床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


患者姓名 范某某  性别 年龄 39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3.12.13

主诉:反胃3周

现病史:3周前出现反胃,未行系统治疗,今来就诊。

刻诊:反胃,纳差,恶心干呕,咳嗽,无胃胀胃痛,双下肢抽筋。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红,苔白腻,脉沉细。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反胃 西医诊断 反胃待查

    和胃降逆止呕     加减

处方:旋复花15g另包,代赭石30g,人参15g,茯苓30g,白术20g,枳实15g,竹茹10g,陈皮30g,吴茱萸10g开水洗7次,黄连6g:中药3剂,每日一剂

体会:患者反胃,恶心干呕,治疗上需要降逆止呕,我们常常首选的方子就是旋覆代赭汤,他是治胃虚痰阻,气逆不降的代表方。上方还用到了外台茯苓饮,陈皮、人参、茯苓、白术、枳实。也有温胆汤(枳实、陈皮、竹茹)来降逆,降胃气。黄连、吴茱萸合为左金丸,可以疏肝和胃,清热化湿止呕。

 

导师批语:反胃多因酒食不节,情志失调、房劳等,致使脾胃虚寒,不能消化谷物,饮食滯留,终至呕吐而出,或因胃中积热,或痰积阻胃,或瘀血积结,终使胃气失于和降,水谷不消而反胃。胃病的患者治疗后一定要嘱咐患者注意调节饮食,定时定量吃饭,戒烟酒、辛辣刺激之品,宜进清淡、易清化的食物,保持心情舒畅。这样才能避免反复发作。

 


患者姓名 庞某某 性别 年龄 46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3.12.13

病史记录(问诊、查体、辅助检查等):

主诉:左侧肢体乏力1年

现病史:1年前出现左侧肢体乏力,经治疗后症状好转,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后遗症、颈动脉中度狭窄、脑动脉硬化,经人介绍来诊。

刻诊:颈部酸痛,无手麻,左侧臀部酸痛,四肢乏力,活动尚可,纳可,睡眠可,二便调。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淡润,水滑,苔白,脉沉细。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中风恢复期 西医诊断 脑梗后遗症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处方:黄芪 120g,桂枝 30g,炒白芍 30g,大枣 20g,炙甘草 10g,鸡血藤 30g,茯苓 45g,白术 30g,葛根 75g,地龙 10g,全蝎 3g,蜈蚣 3g:中药7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体会:患者左侧肢体乏力已经1年,属于中风恢复期,中药治疗当益气通络为主,首选方就是补阳还五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两者都需要用到大剂量的黄芪来治疗,这里其实可以看做是两首方的一个合方。水滑舌,水湿重加入了茯苓、白术健脾化湿。然后葛根、黄芪可以升清阳、降浊阴。全蝎、蜈蚣祛风通络止痉,对于恢复期有良效。

导师批语:补阳还五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两者都是治疗中风恢复期的方子,主药也都是黄芪,但是各有不足,黄芪桂枝五物汤活血通络的力量不足,补阳还五汤温化的力量不足,因此常常将二者合用,往往有良效。


患者姓名 黄某某 性别 年龄 45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4.01.03

刻诊:头晕胀,恶心呕吐,口干口苦,神疲乏力,困倦,怕冷,出汗多,难入睡,心烦焦虑,纳可,大便每日一次偏稀,睡眠差。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头晕 西医诊断 头晕待查

    益气温阳止汗     小破格救心汤加减

处方:黑顺片15g,干姜15g,人参20g, 酒萸肉30g, 煅龙骨60g,煅牡蛎60g,茯苓45g,白术30g,泽泻24g,天麻30g,柴胡15g,炙甘草15g,白芍15g,枳壳15g:中药5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体会:患者头晕胀,神疲乏力,精神差,出汗多,我们考虑津液大量亡失,导致的气血不足,患者精神也比较差,随时想睡觉,又怕冷,因此我们需要温补阳气,选择了小破格救心汤加减。加了泽泻降浊阴,用到了泽泻汤。天麻是治疗头晕的首选药。患者有口干口苦、情绪的异常,加入了四逆散舒肝理脾。

 

导师批语:破格救心汤为李可老用于治疗急性心衰等心肾阳脱一首方。本方脱胎于<伤寒论>四逆汤类方、四逆汤衍生方参附龙牡救逆汤及张锡纯氏来复汤。在运用心衰垂危的时候,李可老先生,大剂破格救心汤回阳救逆。病势危急者,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或鼻饲给药,24小时,不分昼放,频频喂服1-3剂。小破格救心汤是由破格救心汤改良而来,减小了剂量,由于麝香比较贵,患者没有昏迷,意识障碍,心衰,急性卒中等危重情况一般都不用。


患者姓名 李某某 性别  年龄  54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4.01.06

主诉:失眠2年

现病史:2年前出现失眠,脱发等症状,经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经人介绍来诊。低血压。

刻诊:易醒,醒后难入睡,多梦,脱发,心烦易怒,鼻塞流涕,手脚凉,口干欲饮,神疲乏力,困倦,打哈欠,出汗少,双膝关节疼痛有弹响,晨起时腹痛解大便后好转,大便每日一次偏稀,小便排尿慢,纳可,进食后嗳气,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红,苔白,脉沉细。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失眠 西医诊断 非器质性失眠

    调和阴阳,重镇安神     二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处方:蒸附片15g先煎1小时,桂枝15g,白芍15g,大枣15g,炙甘草10g,白薇10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生石膏45g,茯苓45g,白术30g,加生姜3片:中药7剂,每日一剂

体会:患者心烦易怒,口干,舌红可以辨证为阳明证,鼻塞流涕,神疲乏力,困倦,脉沉细辨证为少阴病。大便稀,小便不利辨证为太阴病。阳明少阴太阴合病,有脱发、多梦、精神不安等表现因此选择了二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煅龙骨、煅牡蛎安神收敛止汗,还具有潜降阳气的功效。石膏清阳明热,茯苓白术健脾化湿。

 

导师批语:二加龙骨牡蛎汤是由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去桂枝,加附子、白薇而来。但是胡希恕先生常将桂枝龙骨牡蛎汤与二加龙骨汤合用,即不去桂枝,加白薇、附子。胡老解说:因为这个病证气上冲得相当厉害,“头眩”“发落”,气不往下走,即古人说的心肾不交,得让上下相交,桂枝降冲气,所以还是要用的。附子不要大量用,一般为3〜6g,因为下寒得厉害,“阴头寒”“精自出”,所以要稍加点附子。要是没有大寒热,用桂枝龙骨牡蛎汤就好使。冯老在运用本方时继承胡老经验,临证加减化裁,确有奇效。


患者姓名 李某某  性别 年龄 48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4.01.13

主诉:失眠8年。

现病史:8年前出现失眠,入睡困难,易醒,自觉平素压力大,遂来诊。

刻诊:失眠,夜间入睡5-6小时,入睡困难,易醒,自觉平素压力大,心烦,怕冷,怕热,无口苦,偶有腰痛,月经量少,有血块,无痛经,经期腰痛明显,纳可,二便调。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淡暗,舌尖可见瘀点,苔白腻,脉沉细。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失眠 西医诊断 非器质性失眠

    养血活血,安神化痰     温经汤加减

处方:吴茱萸 6g 开水洗7次,桂枝 15g,白芍 15g,炙甘草 10g,麦冬 20g,牡丹皮 10g,当归 15g,制川芎 15g,阿胶 6g 烊化,党参 15g,姜半夏 30g,薏苡仁 45g:中药5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体会:患者女性,长期失眠,平时情绪也不好,有肝郁的表现。怕冷怕热有热又有寒,然后患者月经问题也比较明显,血虚、血瘀、血寒,选择了温经汤治疗。苔白腻,有痰湿,因此加入了大剂的半夏来化痰湿,薏苡仁健脾化湿,而且二者合用半夏秫米汤,可以安神化痰。

 

导师批语:女性的失眠我们一定要注意患者月经的问题严不严重,如果说月经问题明显的话我们要先解决这个问题,月经调畅,机体就能发挥自身的调节问题,很多问题就有改善了。就像传统说的“胃不和则卧不安”,治疗失眠也需要注意胃部的问题。


 

患者姓名 谢某某  性别 年龄 53岁 职业

就诊日期 2024.01.22

主诉:耳鸣2年,胃胀1年

现病史:2年前出现耳鸣,1年前出现胃胀,未行系统治疗,经人介绍来诊。

甲亢、甲状腺结节病史。

刻诊:胃胀,饥饿时也胃胀,胃胀时心慌心悸,呃逆嗳气后缓解,耳鸣,难入睡,纳差,大便每日一次偏稀。

查体:生命证平稳,舌淡润,苔腻,脉沉细,关脉稍弦。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 胃胀 西医诊断 胃胀待查

    和胃消胀,利水化饮     茯苓饮加减

处方:陈皮30g,枳实20g,茯苓45g,人参15g,白术20g,炮姜15g,肉桂10g,砂仁15g后下:中药7剂,每日一剂

体会:患者胃胀,饥饿时也感到胃胀,因此这种胃胀是属于虚症类的,同时患者大便偏稀,舌淡润、水滑、苔腻、脉沉细提示有中下的虚寒,水湿。因此选择了外台茯苓饮这首方子来治疗,患者中焦虚寒比较明显,在此基础上加入了炮姜、肉桂形成了理中汤,砂仁健脾化湿消胀。

 

导师批语:患者有耳鸣,有胃胀,但是耳鸣的伴随症状不明显,总体考虑还是因为水饮上冲,侵袭清窍所导致的,和患者的胃胀都是同一病因,并且上焦的疾病很多都是因为中焦阻滞,不能交通上下所导致的,因此需要先治疗患者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