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30来源:肝病科 符燕青编辑:浏览: 次
皮肤发黄、小便颜色如浓茶、眼白部分泛黄……当这些症状出现时,很可能是肝脏发出的“求救信号”!来自桂林的60多岁蒋叔,就因忽视这些症状,导致病情急剧恶化,好在及时来到钦州市中医医院肝病科,经科学救治重获健康。
一个多月前,蒋叔发现自己皮肤逐渐发黄,起初未规范治疗,症状却愈发严重。家属心急如焚,经多方打听后,带着蒋叔来到钦州市中医医院肝病科就诊。
主管医师迅速为蒋叔完善检查,结果令人揪心:总胆红素指标飙升至404.9umol/L,直接胆红素达314.2umol/L,间接胆红素90.70umol/L,凝血功能PT指标20s。结合症状,蒋叔被确诊为急性肝衰竭伴黄疸,病情危重且进展迅速,随时可能危及生命。
面对复杂病情,肝病科医疗团队迅速展开多轮讨论,决定采用人工肝支持治疗为蒋叔争取生机。“人工肝技术通过体外循环,暂时替代肝脏部分功能,能有效清除体内毒素、降低胆红素水平、改善凝血功能,为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赢得宝贵时间。”我院肝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施国强介绍道。
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护肝、降酶、退黄及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措施,蒋叔的肝功能逐步好转。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他的总胆红素显著下降,皮肤和巩膜黄染症状明显减轻,精神状态也焕然一新。看着一天天恢复正常的肤色,蒋叔激动不已:“真的太感谢肝病科的医护人员了,他们不仅医术精湛,还对我关怀备至,让我能这么快康复!”
科普小课堂:什么是人工肝技术?
人工肝技术全名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是借助体外器械、化学或生物性装置替代肝脏功能,是治疗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性黄疸的重要体外血液净化技术,通过清除体内毒素、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合成必要生物活性物质,为患者肝脏修复或肝移植争取时间。
目前人工肝主要分为三大类型:
非生物型:利用吸附、透析等物理方法,高效去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
生物型:借助培养的肝细胞,执行肝脏的代谢、解毒等核心功能。
混合型:融合前两者优势,既能强力清除毒素,又能发挥生物合成作用。
无论是等待肝移植的患者,还是期待肝细胞自我修复的患者,人工肝都能显著延长生存时间、改善预后,是现代肝病治疗领域的“生命支持利器”。
肝病科简介
钦州市中医医院肝病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临床专科,科室以“更专业、更安全、更有效”为宗旨,以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以热情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全心全意地解决患者疾苦。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2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2名、护理人员13名,大部分医护人员均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深造过,临床经验丰富。
科室设肝脏肿瘤介入专业组和中西医结合专业组,配备有国内外进口先进的肝脏DSA系统、肝脏瞬时成像扫描仪、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回输仪和呼吸机等一批专业诊疗设备。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技术诊治各类病毒性肝炎、大小三阳、肝硬化、腹水、黄疸、消化道出血、肝囊肿、肝血管瘤、布加氏症状、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吸虫、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肝功能衰竭、肝肾综合症、肝性脑病、肝癌等。
熟练开展微创肝癌载药微球综合介入化疗栓塞治疗(D-TACE)、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消化道出血的门体静脉分流术(肝脏TIPS术)、微创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上消化道出血、支架置入技术及胆道内外引流术治疗各种胆道梗阻、人工肝技术、肝癌消融术、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肝血管瘤综合介入治疗、肝囊肿穿刺抽液灌注术、肝穿活检术、肝癌靶向免疫治疗、脾亢(脾大)介入栓塞术、运用肝脏瞬时成像扫描仪开展无创伤肝脏纤维化检测等,科室还率先在区内开展乙肝临床治愈技术、黄疸人工肝、肝硬化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肝癌D-TACE术(肝癌载药微球化疗栓塞术)、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术、脾大介入栓塞术等、获得广大肝病患者的认可。
同时科室积极开展中医民族医特色疗法,如中药膏方调理各类肝炎、肝硬化、肝癌等,鼓胀利尿消肿膏贴敷肚脐治疗腹水,软肝膏贴敷肝区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中药灌肠、壮瑶药药浴或熏蒸退黄、利水,黄金癌痛膏缓解晚期肝癌疼痛,运用药盐包烫熨、穴位贴敷、子午流注低频治疗、艾灸、穴位埋线、耳穴压豆、针刺、拔罐、刮痧等中医外治治疗肝纤维化、胁痛、肝腹水、黄疸、癌痛等。
科室地址
3号楼7楼肝病科
科室电话
0777-3786091、3786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