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医院新闻/医院动态

【钦中医技术】神外“GPS”助力清除颅内血肿,成功救治脑出血患者

发布时间:2025-03-06来源:神经外科 张东编辑:浏览:

分享到: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团队凭借先进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了一例机器人导航辅助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穿刺术,为一名脑出血患者带来了新生。

48岁的蒋女士在散步时突发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意识不清,被路人发现后紧急呼叫“120”,送至我院急诊。头颅CT检查显示,蒋女士左外囊出现血肿,量约25ml。急诊科迅速启动脑卒中绿色通道,将她收治于神经外科。

经过神经外科主任覃健、副主任张东带领团队对蒋女士的病情进行综合讨论、分析与评估,决定摒弃传统开颅术式,选择机器人导航辅助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穿刺术。手术开始前,医生将蒋女士的影像资料导入手术机器人的手术规划系统,机器人随即构建出患者颅内三维模型,精准定位血肿位置,自动计算血肿体积,勾画出血肿形态,并智能规划出到达血肿位置的最佳路径。这一过程不仅尽可能减小了手术创口,还巧妙地避开了重要血管和功能区,极大地降低了手术副损伤的发生几率。

微信图片_20250126094702.jpg

手术过程中,团队凭借机器人导航的精准指引,仅用时20分钟便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口大小仅约2cm,术后头颅CT检查显示引流管穿刺位置精准无误。经过3天的持续引流,再次复查头颅CT时,血肿已完全消除。蒋女士也恢复了意识,右侧肢体肌力恢复至2-3级,引流管顺利拔除。后续,她将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

据覃健主任介绍,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情况下,脑实质内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它约占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可高达30%-40%。常见的脑出血诱因包括高血压、情绪激动、酗酒、吸烟、气温变化、长期熬夜、用力排便等。一旦发生脑出血,血管内的血液进入脑实质,会对脑组织造成撕裂和压迫等进行性损伤。患者通常会出现头痛、头晕、偏瘫、言语不清、呕吐、口角歪斜、流口水、嗜睡、昏迷甚至死亡等症状,需紧急前往就近医院治疗。

随着现代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相比传统开颅手术和立体定向框架,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的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手术,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共识优先推荐的科学、安全且疗效显著的手术方式。机器人导航辅助立体定向脑出血穿刺手术具有精准度高、创伤小、恢复快等显著优势,能够更精准、安全地到达出血部位,快速清除颅内血肿,更好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望成为脑出血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此外,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还可应用于癫痫、帕金森病,以及颅内肿瘤、脑积水、三叉神经痛等疾病的手术治疗,为神经外科疾病的微创精准诊疗提供了全新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为更多患者带来了福音。

神经外科简介

钦州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专科。科室拥有一支长期从事神经外科的专业医疗团队,其中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护理人员12名。开放床位48张,其中NICU病床6张。

科室配置有进口呼吸机、微量注射泵、压力泵、降温毯、多参数监护仪、颅内压监测、电子支气管镜等一批先进的神经外科专科设备,共享医院3.0T、1.5T核磁共振,64排、32排螺旋CT、美国GE彩色三维B超、进口西门子C形臂数字X线机、欧美达麻醉机、多功能手术床等先进检查及手术设备,具备较强的专科救治能力。

科室以现代神经外科微创诊疗技术为基础,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参与组建医院卒中中心,常规开展中风病(脑出血、脑梗死)、脑血管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狭窄、脑缺血)、脑肿瘤、脑积水、颅脑外伤、脑卒中后遗症、颅内感染、颅脑术后昏迷不醒、偏瘫、面瘫、脊髓病变、椎管肿瘤、三叉神经痛等神经外科专科常见病的诊治;能熟练开展神经介入、溶栓取栓、颈动脉支架、颅内动脉支架、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显微镜下小骨窗脑出血清除术、颅内肿瘤显微镜下切除术、微血管减压术、脑室﹣腹腔分流术、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等神经外科专科手术;术后早期运用正中神经电刺激促醒、电生理监测、醒脑开窍针刺法、熏药等中西医治疗,配合科室特制方药、内外兼治,在颅脑术后昏迷不醒、脑出血、脑肿瘤、脑卒中后遗症等方面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

 

科室地址
     3号楼9楼神经外科

 

咨询电话
     0777—3788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