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12来源:脾胃病科、黄洁玲编辑:浏览: 次
近日,家住北海的夏女士在外院因体检行胃镜检查时在食管部发现了一个约1.0厘米大小的黏膜下隆起,为进一步确认并治疗,到我院脾胃病科(消化内科)住院。
我院脾胃病科(消化内科)主任龙晓玲通过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成功检出并定性诊断病灶,随后即通过内镜为其进行黏膜下肿物切除术。这个小手术免去了夏女士担心做大手术的担忧,更重要的是快速解除了她的病痛。
据龙主任介绍,对于黏膜下隆起,肉眼往往难以判断其层次,如果盲目切除,穿孔的风险极高,而超声内镜技术能对病变所在层次进行精准判断,为疾病的进一步诊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什么是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是将内镜与超声完美结合的一项技术,被称为内镜医生的“第三只眼”。将超声探头置于内镜(胃镜、结肠镜)前端部或经内镜导入微型超声探头,通过体腔在内镜直视下对消化道(食管、胃、结肠)管壁或邻近脏器(胰腺、胆管、胆囊、肝脏等)进行超声扫描。简洁地说就是分辨消化道管壁的病灶,探查消化腔外的脏器病变,通过穿刺针道进行诊断和治疗。
超声内镜分为小超——小探头超声内镜、大超——环扫镜及纵轴镜(扇扫、线阵)。我院引进的小探头超声内镜是由小探头超声系统和内镜系统组合而成。该探头能提供12-20Mhz超高频率,使消化道壁的声像图直接的清晰显示,该探头外径只有2mm,操作时能够通过内镜活检通道至需检查的组织表面,通过脱气水作为超声传导介质,清晰地显示病灶位于消化道管壁的层次,并根据病变内部回声的不同,提供更精准的影像诊断。
小探头超声内镜的优势
普通内镜只能看到胃肠道最表面的黏膜层,超声内镜可以透过黏膜层看到病灶更深层次(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外膜)的病变情况,以便进一步研究处理方案,做到诊疗一体。对于食管、胃、十二指肠及结直肠生长的粘膜下肿瘤,超声内镜是诊断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金标准,可以通过肿瘤起源层次、大小、回声特点等初步判定肿瘤性质,可以鉴别消化道的隆起是否粘膜下肿瘤或壁外病变压迫所致。小探头超声内镜可应用与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的术前分期,可较准确的诊断消化道早癌,为早癌的内镜下切除提供保障。同时超声内镜检查微创安全,门诊和住院患者均可进行检查,且绝大部分患者可以耐受。
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的适应症
1.判断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直径≤2cm)的起源层次及超声特点、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判断消化道肿瘤的侵犯深度及内镜下微创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3.贲门失迟缓症的诊断、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判断消化道外压性病变。
5.可疑消化性溃疡的良、恶性鉴别。
6.消化性良性溃疡的分期。
7.评估食管静脉曲张治疗效果、消化道肿瘤放化疗效果。
超声内镜检查前后注意事项
超声内镜的准备和检查过程与胃肠镜相似,但操作时间相对较长,比较敏感的患者可以根据检查内容酌情选择“无痛”检查。
1.检查前需要禁食8小时以上,如有幽门梗阻等疾病,需禁食2—3天。
2.检查当天高血压患者可服用降压药,待血压稳定后进行超声内镜检查。
3.检查中患者左侧位,放松身体,普通超声内镜检查过程中需要注入一定量的水,请不要吞咽,以免造成呛咳或误吸。
4.检查后休息观察片刻,2小时后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检查预约电话:0777-3788239、0777-3788101
检查预约地点:钦州市中医医院1号楼4楼消化内镜室
脾胃病科简介
钦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是自治区级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项目、钦州市中医重点建设专科,科室由门诊、住院病区及消化内镜中心组成,以临床为中心,重视教学、科研等全面发展,坚持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疾病。
科室重视专业人才梯队建设,不断完善“胃肠病、肝胆胰病、消化内镜、中医外治”四个亚专科人才培养,形成了成熟的脾胃病科临床技术、肝胆病临床技术、消化内镜诊治技术医疗团队及中医特色护理团队。科室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3名,其中硕士研究生6名。
科室配置有先进的富士7000系统放大胃镜、电子肠镜及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系统、奥林巴斯电子胃镜结肠镜、氩气刀、C14-尿素酶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检测仪等检测系统及电脑肠道生物反馈治疗等专科诊治设备。
诊疗范围: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驰缓症、食管肿瘤、食管裂孔症、急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上消化道良性肿瘤、吸收不良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结核、缺血性结肠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小肠肿瘤、大肠息肉、大肠腺瘤、大肠恶性肿瘤、伪膜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假性肠梗阻、消化道恶性淋巴瘤、消化道出血、非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出血、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科室率先在全市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技术”及镜下治疗技术,累积开展3级以上消化内镜技术超3万例。胃肠镜室能熟练开展无痛胃镜、肠镜检查、内镜微创诊治、放大染色内镜、超声内镜系统、内镜下食管支架安置术、内镜下治疗静脉曲张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粘膜剥离术(ESD)、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内镜下胆管胰管结石取石术等技术。
科室重视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形成了集传统针灸、砭石熨摩、脐灸、督脉灸、火龙罐、腕踝针、中频治疗、超声波治疗、红外线治疗等物理疗法,及中药熏蒸、中药涂擦、中药敷包、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中药疗法为一体的整体治疗脾胃病中医特色疗体系法。实现了专科“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中医文化技术、中医经典理论运用与创新。
门诊地址
1号楼2楼30、31、32号诊室
科室地址
1号楼(主楼)20楼
咨询电话
0777-3788250、378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