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医院新闻/医院动态

【介入技术】“会消失的支架”让患者告别“金属心”

发布时间:2024-02-01来源:编辑:浏览:

分享到:

提到“心脏支架”,大多数人都不陌生,这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常用方式。

  但现在很多年轻的冠心病患者既想治病,又不愿意再体内留下异物,经常在选择治疗方案时犹豫不决,从而耽误了病情。

  家住钦南区28岁的叶先生因平时工作忙碌,常常熬夜加班,近10天来心绞痛反复发作,于近日来到我院心病科就诊。

  根据叶先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叶先生的前降支近中段狭窄约70%,远段狭窄约80%;回旋支近段狭窄约90%,远段狭窄约80%;存在一定危险性,因此建议叶先生接受支架植入术。
                                                                                                                                          

  叶先生想到自己年纪轻轻就要植入那么多金属支架,犹豫着不想治疗。心病科施忠钱副主任耐心向他解释分析治疗方案,叶先生这才欣然接受进行植入生物可吸收支架(BRS)。

  支架植入术由心病科黄善庆主任带领介入团队术开展。根据造影显示,患者病变段较长,需要串联植入2枚BRS才能完全覆盖病变,但BRS支架梁较厚,串联植入既不能重叠,又不能留有空隙,与传统的药物洗脱支架植入要求完全不同,故技术难度较大。
                                                                                                                                          

  心病科医疗团队经过深思熟虑,制定了缜密的手术策略,术中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在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使用切割球囊、非顺应性球囊对靶病变进行充分预处理,准确测量靶血管直径,选择合适尺寸的支架并精准定位后,顺利串联植入可吸收支架,完美解决了叶先生的难题。
                                                                                                                                                         

冠状动脉生物可吸收支架

有哪些优势?

  冠状动脉生物可吸收支架有效避免了金属支架植入后血管僵硬度增加的风险,手术后1-3年,体内支架可完全降解,基本恢复病变血管的弹性舒缩功能,实现血管再造的效果,且体内不遗留其他成分,避免众多患者的异物担忧。

  此外,由于生物降解支架不含金属材料,不影响患者进行CT、MRI等检查,还便于二次介入干预及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被誉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第四次变革。

  冠状动脉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的成功开展,使我院心病科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介入无植入”技术方面,除了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之外,又有多了一项选择。

心病科(心血管内科)简介

  钦州市中医医院心病科是医院特色临床专科,擅长以中西医结合方法综合诊治各种心血管疾病,设有高血压病专科。科室开设病床51张,现有医护人员24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含研究生1人,护理人员13人。

  科室配备有心电图机、动态心电血压监护仪、遥测心电监测系统、除颤仪、无创呼吸机、运动平板系统、临时起搏装置、睡眠呼吸监测系统等一批先进的专科诊疗设备,拥有装备精良的心导管室,能够熟练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可吸收支架植入术、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射频消融术等各种心血管疾病介入检查及治疗。率先在钦北防等地区开展经远端桡动脉行冠脉介入诊疗技术。

  科室诊疗范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缺血、心绞痛、冠状动脉肌桥、冠状动脉瘘、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各种心律失常(心房纤颤、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等)、扩张型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疑难病及危重症。

科室地址

3号楼(南楼)6楼心病科

联系电话

0777—3786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