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医院新闻/医院动态

【节气养生】暑气渐散,秋意正凉——今日处暑

发布时间:2023-08-24来源:编辑:浏览:

分享到:
《咏廿四气诗· 处暑七月中》
唐代·元稹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时至处暑,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三暑”之“末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时节“宜安静性情”。
此时,秋意越来越明显,大自然开始呈现肃杀的气象。人们触景生情不免会产生一些悲凉的心境。因而,要注意收敛神情,安神静心,切忌心情大起大落。
癸卯年处暑时节到来时间为2023年08月23日16时52分,农历7月8星期三。
 

处暑三侯

一候

鹰乃祭鸟

老鹰感知到秋的气息

开始大量捕猎鸟类

它们把猎物陈列开

仿佛在举行一场祭祀仪式

二候
天地始肃

天地万物逐渐凋零

一叶知秋

满树金黄的落叶

归根时翩翩起舞

三候

禾乃登

“禾”指的是黍、稻、粱类农作物

“登”即成熟的意思

五谷丰登时

美不胜收

田间地头盛满了喜悦

处暑养生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南方地区,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遭遇高温天,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处暑时节,白天气温虽然仍会很高,但早晚温度低,温差较大,人们应预防感冒。中医把一年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个季节。长夏位于夏末秋初,涵盖了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气候特征是湿热蒸腾,湿热天气多。
处暑后,人体出汗明显减少,水盐代谢功能逐渐恢复平衡,进入生理休整阶段,机体于是出现疲惫感,产生“秋乏”。化解“秋乏”, 要保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饮食清淡,宜多吃西红柿、茄子、马铃薯、葡萄和梨等食物。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秋季运动可选择快走、登山、打球等,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要以“不累”为标准。运动时间最好选在早晚,中午由于室外天气仍然炎热,要避免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