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13来源:编辑:浏览: 次
姚宝农广西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规范
眩晕(后循环缺血)
眩晕是由于清窍失养,脑髓不充,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症。后循环缺血属于中医的眩晕范畴,指后循环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临床表现为头晕/眩晕、肢体/头面部麻木、肢体无力、头痛、呕吐、复视、短暂性意识丧失、视觉障碍、行走不稳或跌倒。本病种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诊疗方案,结合本专科实际制定眩晕的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可伴有肢体/头面部麻木、肢体无力、头痛、呕吐,行走不稳或跌倒等;
反复发作。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50岁以上发病;
突然出现眩晕,与头位有关,持续时间短;
眩晕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系统缺血的局灶体征;
常在24小时内减轻或消失,经常反复发作;
常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基础病史;
影像学辅助检查可见阳性结果。
(二)证候诊断
1.肝肾阴虚证:头晕目眩,耳鸣如蝉,久发不已,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腰酸膝软,咽干口燥,少寐多梦,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2.风阳上扰证: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腰膝酸软,遇劳、恼怒加重,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3.气血亏虚证:眩晕,动则加剧,遇劳则发,神疲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无华,唇甲淡白,心悸少寐,舌质淡嫩,苔薄白,脉细弱。
4.痰浊中阻证:视物旋转,头重如裹,胸闷作恶,呕吐痰涎,纳少神疲,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
5.瘀血阻窍证:眩晕时作,头痛如刺,面色黧黑,口唇紫暗,肌肤甲错,健忘,心悸失眠,耳鸣耳聋,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细涩。
6.水饮内停证:头晕目眩,短气,小便不利气上冲,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紧。
二、治疗方案
(一)中药辨证治疗
1.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填精。
方药:左归丸加减。熟地、淮山、萸肉、牛膝、菟丝子、杞子、鹿角胶烊化、龟板胶烊化等。
2.风阳上扰证
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后下、生石决明先煎、川牛膝、桑寄生、杜仲、黄芩、栀子、益母草、朱茯神、夜交藤等。
3.气血亏虚证
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方药:归脾汤加减。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龙眼肉、茯神、酸枣仁、远志、木香后下等。
4.痰浊中阻证
治法: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陈皮、半夏、茯苓、白术、天麻、甘草、生姜、大枣等。
5.瘀血阻窍证
治法:祛瘀生新,通窍活络。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葱白3根等。
6.水饮内停证
治法: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方药: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生白术、甘草等。
(二)中成药治疗
可辨证使用归脾丸、养血清脑颗粒、左归丸等。
(三)中医外治疗法
1.针刺:体针常用穴位有风池、合谷、内关、翳风、百会、申脉、足三里、丰隆、中脘、太冲、三阴交等;头针取平衡区。
2.耳针:可选取神门、交感、心、肾、胃、肝、内耳等穴。
3.艾条灸疗法:眩晕发作时,以艾条悬灸百会穴至局部灼热痛感。
4.壮医药线点灸:选用壮医药线点灸百会和四神聪。
5.穴位贴敷
选穴:合谷、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风池、大椎、曲池、颈、背部夹脊穴等。
(四)西医治疗
根据引起眩晕的不同原因,参照《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规范应用抗血小板聚集剂、抗凝剂、扩张血管剂等,同时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和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五)眩晕护理调摄要点
1.情志调理:注意卧床休息,尽可能避免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避免焦虑、紧张、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2.饮食护理:饮食宜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等食物,少食多餐。
三、疗效标准
中医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规定的疗效标准。
(一)痊愈:头晕症状消失;
(二)显效:头晕症状基本消失,不影响工作、日常生活;
(三)有效:时有头晕症状,休息后可缓解;
(四)无效:头晕无明显改善。
四、中医治疗难点与对策
难点:预防眩晕复发。
对策:在眩晕缓解期,可采用中医药辨证论治,求因治本的治疗。同时应正确管理基础病,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正常的作息时间及心情的舒畅。此外,应提高身体素质,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尤其是针对性的抗眩晕锻炼也是治疗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