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06来源:统战宣传科编辑:浏览: 次
《咏廿四气诗· 惊蛰二月节》
唐代·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鳩。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时节,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这个时候,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乙巳年雨水时节到来时间为2025年3月5日16时07分02秒,农历二月初六,星期三。
惊蛰三候
一候 桃始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在惊蛰的第一个五天,南方温暖的地区蛰伏了一冬的桃花开始开花,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二候 仓庚鸣
仓庚为黄鹂,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仓为青,青为清,庚为更新,“昔我云别,仓庚载鸣”。
三候 鹰化为鸠
古人称布谷鸟为“鸠”,仲春时因“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到秋天,鸠再化为鹰。
惊蛰养生
惊蛰养生,应顺应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
饮食方面,“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因为酸性食物有收敛作用,可阻滞气机,不利于阳气升发,酸入肝,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从而损害脾胃。甜味的食物入脾,适当多吃大枣、山药等养脾的食物,可做成大枣粥、山药粥等,补益人体脾胃之气。
同时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可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比如鸡肉、鸡蛋、春笋、菠菜、芹菜、牛奶等,油腻、刺激性的食物最好不吃。应以“春夏养阳”为原则,可适当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芥菜等。
起居方面,惊蛰期间降雨增多,空气潮湿,温度乍暖乍寒,也是细菌、虫子、蚊蝇等开始活跃的时候。此时要注意防蚊防疫,家里门窗要常通风,也可在家中多熏艾条,祛除邪气。
春季与肝相应,养生当养肝。从二十三点到凌晨三点为胆经和肝经当令,肝胆相表里,此时入睡是养肝的最好时机。睡前洗脸、洗脚,按摩面部和搓脚心,可推动血气运行,温补脏腑,安神宁心,消除一天的疲劳,利于入睡。只有保证良好的睡眠,才能有健康和精力充沛的工作生活。
运动方面,惊蛰是阳气上升的时节,人们要抓紧这个时间激发体内的阳气。伸懒腰可解乏、醒神、增气力、活肢节,所以提倡春季早晨起床后多伸懒腰。此外,春季散步可以消除疲劳,有助于健康。散步时可配合擦双手、揉摩胸腹、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动作,有利于人体疏通气血,生发阳气。
中医养生不主张大汗淋漓的剧烈运动,而是强调运动中注意时间和强度循序渐进,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情绪方面,中医说“春属肝”,也就是春气通肝,当春气渐浓时,人的肝气也渐旺,情绪就容易被搅动。因而应当采取积极的修身养性方法:增加户外活动如春游,早睡早起少熬夜,多听音乐陶冶性情,善于倾诉,保持情绪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