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19来源:统战宣传科编辑:浏览: 次
《咏廿四气诗·雨水正月中》
唐·元稹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
祭鱼盈浦屿,归雁过山峰。
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雨水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标志着降雨的开始,降雨量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这个时期,气温回升较快,天气变化不定,寒潮频繁,气温忽冷忽热,常有“倒春寒”现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气温回升,冰雪融化,东风解冻,散而为雨。于乍暖还寒之际,随风潜至人间,让枯木得以逢春,种子得以发芽。
乙巳年雨水时节到来时间为2025年2月18日18时06分18秒,农历正月二十一,星期二。
雨水三候
一候 獭祭鱼
在这个阶段,水獭开始捕鱼,并将鱼摆在水边,古人认为水獭是在进行祭祀活动。
二候 鸿雁来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这是大雁繁育后代和寻找食物的好时机。
三候 草木萌动
在这个阶段,草木开始抽出嫩芽,标志着大地逐渐回暖,万物复苏。
雨水养生
饮食养生
雨水节气的饮食养生重点在于健脾祛湿、调理脾胃,同时也要注意养肝和驱寒保暖。
雨水节气空气湿润,正是调养“脾胃”的好时机,在饮食方面,可以多吃糯米、燕麦、南瓜、胡萝卜、鸡蛋、鱼、虾、牛肉、豆制品等温煦滋润之食,以护脾胃度春寒,少吃油腻、难消化、寒凉之食,易伤脾胃。
起居养生
雨水时节,春天开始夜短昼长,人们应适当晚睡早起。天气乍暖还寒,寒湿渐起,因此要注意保暖,防止寒湿入侵。中医提倡“春捂”,即不要过早减少衣物,特别是背、腹、足底要保暖。
也可以通过做一些穴位按摩来促进血液循环,排除体内湿气。
第一个是按脾俞穴,脾俞穴具有和胃健脾、升清利湿之功用,是脾脏最重要的保健穴之一;第二个是按阴陵泉穴,阴陵泉是祛湿要穴,按揉阴陵泉穴可以健脾祛湿、通经活络、益肾固精;第三是拍打背部,背部是人体湿气容易积聚的地方之一,我们可以使用平掌轻轻拍打背部,可刺激背部的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排湿。
情志养生
雨水节气天气变化不定,时晴时雨,时寒时温,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因此,雨水节气调理情志至关重要,要尽量调整心态,使心情恬淡、开朗豁达、与人为善。平时多做深呼吸,放松心情,多与朋友或家人交流,力争及时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
家里可增加绿植摆放,有助于舒缓肝气,心情愉悦。